“招错人”,是HR生涯中易见而痛苦的体验。网上流传的说法:“用2%的精力招聘,用75%的精力应对当初的招聘失误”、“招错一个人,要付出其薪资15倍的代价”...强势表明了招错人之后,企业需付出巨大纠错成本。那么,招错人应如何防范和应对?企业及HR需做好哪些准备?
招聘场景一:某司的宣传部新招了一位策划小A,各方面都比较合适,除了小A住的地方离公司很远,一天坐地铁的通勤时间要3.5小时,HR在发Offer前与用人部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再三和小A确认了是否能承受。没想到,小A入职不到1个月就提了离职,理由正是离公司太远...
招聘场景二:某司面试过程中,对一位区域业务经理候选人C十分满意,其以往的业绩和带团队经验十分亮眼,被认为能力挽狂澜,助力公司业绩大幅提升、开拓重点市场、推动业务战略转型...然而C空降半年后,发现公司给不了所需的资源和平台,最终选择了离开。
招聘场景三:某司一总监X,试用期内疑似“作风不正”。公司决定将其辞退,理由是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X将之告到劳动仲裁处。由于该司对主张的作风行为不能提供证据、辞退所遵循的公司规章制度无法找到适用条款,被判定“解除与X的劳动关系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并赔偿违约金。
由此可见,招错人导致的紧急补救、重新再招,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费用等成本;假如所招的人素质堪忧,极有可能扰乱团队氛围,后续的重振士气与重塑风气变得紧迫;万一闹到“对簿公堂”,对企业的形象多少会有影响。所以,公司对待招错人的问题,应考虑长期价值和对外影响更加谨慎处理。
2.招错人“错”在?
当然,招错人并不意味着哪方一定有错,无论是新员工能力/素质等达不到、新公司未达到新员工满意,还是员工与公司都很OK但磨合痛苦,都是企业与员工的双向不适配,大致表现为人与岗不协调、人与企业的价值观/战略目标/平台资源/环境氛围等水土不服。
按照冰山模型理论,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在简历、面试、试用期等环节是易于了解的,如果是这部分外显特质不符合岗位需求,后期通过培训和学习可以进行提升和发展。如果是隐形特质如员工的价值观、个性特质、自我认知等,在简历面试等环节极有可能被“优化”展现,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摸清新员工到底品行怎样,这也是试用期存在的意义。
①前期精细观察
在简历筛查阶段,分析学历、工作经验、成绩与晋升等内容有无刻意要隐藏的信息。在面试中,考察候选人的行为方式、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针对道德等问题可设置情景化问题,比如针对客诉、已交货产品质量问题后续处理等,分析候选人给出的答案。需要注意的是,初次见面与候选人相谈甚欢,那么很可能是对方段位比较高,要避免招聘官个人喜恶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对人才识别的误差。
②胜任力与测评
在招聘前通过公司整体价值观、相关岗优秀员工的访谈调研,结合未来绩效方向与目标等方式,确定新招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考察候选人“质的标准”,判断其内在特质是否匹配。辅以各类测评工具,对候选人进行“量的测量与鉴定”。
但需注意,HR也不应过度依赖数据指标,毕竟测评类问卷、封闭或假设类问题很容易给候选人伪装的机会,他们可根据不同公司的喜好而给出最优答案和解法。比如曾有统计研究发现,候选人的个性因素与特定职业绩效间的相关程度很低,测评对于培训或许有用,对于选择员工可能并没那么适合。因而面试中考量技能和职业知识、个性动机价值观,多手法综合权衡运用,才能更直观判断以往,并预测未来。
③背调的防火墙
背调正变得广泛普及,不再仅局限于关键岗位如高管,或涉及公司机密的财务、法务、开发、技术等。企业背调前,可在应聘申请中即要求员工签署许可确认函。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企业委托第三方机构的背调,应告知员工第三方机构的信息、调查涉及的信息类型、处理方式与目的等,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同时还应在与第三方的服务协议中约定免责条款、签署保密协议等。
④流程有效防范
首先,建议长期的招聘计划与系统的人才需求计划,才不至于在某岗位突然空缺时,被困于紧急“救火”。而一个岗位招的人进入试用期,也不代表这段面试结束,试用期对新员工各方面考察同样重要,必要时可再次背调。
另外,怀疑新员工存在违规、损害公司利益行为,需要调查个人和工作信息时,为了避免侵犯隐私权,需先与员工签署知情同意文件,明确对公司监控、公司配发的工作电子设备、工作邮箱内容等的检查。
⑤开诚布公原则
招聘时尽量做到双方交流透明,比如有的HR怕公司吸引力不够,喜欢说得天花乱坠,将候选人对新公司的预期拔高很多,实际上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磨合期后,发现不合适,尽量体面聊聊如何结束这段关系,就核心问题达成一致:比如主动离职还是辞退?辞退遵循的规则是什么?有无对应的条款?如何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赔偿金的约定?...
招聘形势风云变幻,企业的招聘能力似乎一直在被追赶着前进、在风险补救后提升。越是高级别的候选人、关键岗位,越需谨慎;而大批量的员工招聘普通岗位,以量感人也够让HR头疼。追求又快又好最少出错,或许可考虑将新形势下的招聘交给更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
迅致-科锐国际(300662.SZ)产业互联平台“禾蛙”旗下品牌,依托科锐国际25年的行业积累和产业互联平台禾蛙的行业资源整合能力,通过构建“运营系统+互联网平台+培训体系”的商业模式,致力于为猎企全链赋能,助力猎企创业者成功,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并受人尊敬的猎头连锁品牌。
公司地点:北京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10号 兆泰国际中心AB座
联系电话:400-666-9561
邮箱:FionaCheng@careerintlinc.com
传真:100000
北京猎头公司 上海猎头公司 成都猎头公司 广州猎头公司 深圳猎头公司 南京猎头公司 武汉猎头公司 芜湖猎头公司 杭州猎头公司 苏州猎头公司 青岛猎头公司 大连 猎头公司 天津 猎头公司 重庆猎头公司 宁波猎头公司 厦门猎头公司 长春猎头公司 东莞猎头公司 西安猎头公司 郑州猎头公司 合肥猎头公司 长沙猎头公司 乌鲁木齐猎头公司 中国香港猎头公司
英国猎头公司 美国猎头公司 马来西亚猎头公司 新加坡猎头公司
400-666-9561
联系地址
杭州锐致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